新闻中心

03-26

2025

学校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

 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落实省市相关部署和要求,助力学校做优专利增量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3月24日,学校邀请四川省市场监督局知识产权规划处冯雷处长,开展了以《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路径探析——知识产权在高职院校项目科研工作的运用思考》为主题的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学校博士(教授)工作室、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技能大师工作室、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团队负责人,以及各单位教职工代表等70多人参加培训。会上,冯雷从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批示、涉及高校领域的专利转化有关政策规定、科研过程中的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布局策略、专利商业化价值化产业化的实现路径与典型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培训中,结合我校近年的专利申报文件、专利转化合同等真实案例,分析了学校在知识产权布局、侵权风险防范及国际化运营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参培人员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现场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会后,参培人员纷纷表示该培训内容丰富、交流充分、气氛热烈、收获颇丰。 

03-26

2025

抖音集团与我校共探校企合作新路径

3月25日,抖音集团火山引擎西南大区教育行业总监赵雨潇一行来访我校并座谈交流。学校党委书记王涛出席会议,党政办公室、图文信息中心、信息工程学院、财贸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涛主持。会上,王涛对抖音集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赵雨潇表明此次来访目的,希望在教学、生产等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高质量的合作关系。随后,双方围绕订单落地、教学合作模式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双方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正重塑职业教育生态,传统专业设置与教学模式面临革新,校企双方要积极应对变革,推动合作落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携手开创校企合作新局面,共育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会前,赵雨潇一行参观了学校四川省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中国集训基地、机加车间、焊接实训室、轨道交通实训室以及科教融汇中心。

03-23

2025

未来的成都工匠将从这里产生 ——我校承办的2025年成都工匠培育双创训练营顺利开班

       3月22日,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办,我校承办的2025年成都工匠培育双创训练营顺利开班,入选2024年成都工匠培育对象的600余名技能人才参训。本次训练营紧紧围绕市委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部署和“立园满园”行动要求,着力实施“工匠五力”专项提升计划。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杜文,党组成员、副主席方启军,我校党委书记王涛,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出席开班仪式。       杜文宣布训练营正式开班,他表示成都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部署,优化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能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迫切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创新能力的工匠人才。希望以此次训练营为起点,擦亮“成都工匠”品牌,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磅礴力量。    &

03-21

2025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带队调研汽车工程学院

3月20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带队深入汽车工程学院开展调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薛常兵陪同调研,党政办公室、科研技术处、教务处、汽车工程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陈大勇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基地,成华校区食堂、学生宿舍及教学实训楼等,对一院两区的管理表示肯定,尤其对校区环境的整洁有序给予了高度评价。调研座谈会上,陈大勇对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抓住机遇,提升认知格局。学校正处于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提升认知和格局,主动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推动学校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新双高”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用好人才资源,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助力教师实现职业规划,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环境。薛常兵鼓励汽车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主动求变,积极争做“教学改革先行者”“

03-21

2025

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带队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3月20日,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带队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人力行政部总经理韩健一行热情接待,并召开座谈会,双方围绕留学生联合培养、实习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上,张开江从留学生招生培养、校企协作共育本土化技术人才、打造海外人才培养基地等方面做了介绍。他谈到,学校近年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量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目前已形成“中文+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留学生培养体系,国际化育人特色突出,也在聚焦产业适配性、跨文化职业能力提升上下足了功夫,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他表示,希望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订单班”,将企业海外项目需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实习—就业”链条化合作,助力留学生成为中国技术与文化的“桥梁”。韩健就公司海外业务覆盖国家、重点岗位需求、人才发展路径等作了介绍。韩健谈到,集团正加速全球化布局,亟需既懂专业技术又熟悉跨文化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对学校的留学生培养成效表示肯定,愿意与校方一起探究“教育链-人才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