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03-29

2025

学校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6日,学校召开党委会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关会议和《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党委书记王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教育,亲自谋划推动,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开展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我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好开展好,锲而不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王涛强调,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今年党建工作的

04-03

2025

学校召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 选举会议

4月1日,学校召开2025年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例会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选举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清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徐健出席会议,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科研技术处负责人乔之勇主持。根据《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相关程序,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学校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选举,陈大勇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罗清红教授、徐健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随后,新当选主任委员陈大勇研究员做表态发言。他表示,将不负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的期望和重托,认真履行主任委员职责,勇于承担学术管理责任,为学校学术发展贡献力量。会上,陈大勇研究员对学术委员会今后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学术委员会工作要把握教授治校总方向,充分发挥专家委员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建言献策作用,推动学校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04-03

2025

《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及其培养路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召开

4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2024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及其培养路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紧扣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部署,深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核心要求,旨在构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效度的理论框架,通过系统性研究,破解教育家型教师培养的理论瓶颈与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清红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开题汇报中以“问题导向、实践驱动、创新引领”为主线,系统阐述了研究的逻辑框架。他指出,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课题聚焦“教育家型教师教育思想的动态生成机制”与“数字化时代教师培养路径的迭代升级”两大核心命题,旨在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整合大数据分析、案例追踪、行动研究等手段,构建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框架,提出具有可推广性、可操作性的路径和机制,破解教育思想生成逻辑的复杂性、多维性和动态性。论证环节中,专家组一致

04-03

2025

抓落实 促育人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示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认定名单,学校推荐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成功入选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这一成果不仅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长期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及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显性成效。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系统开展“双链五融”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实践,从专业整体层面将课程思政与电商的行业特点、专业实际、区域商业文化、学校工匠文化等要素关联结合,挖掘形成具有行业“数”“商”特点、校本工匠文化特色的专业思政核心价值,系统构建思政育人“目标链”、“内容链”,建立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专业-课程-课堂-师资-教材”五维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了“工匠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持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通过完善设计、强化师资、搭建平台等举措,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建成省级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

04-03

2025

学校召开2025年“学院说专业”汇报会

4月2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学院说专业”汇报会,全体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校区科级以上干部、各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参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主持。会上,党委书记王涛充分肯定各学院专业建设成果,并强调“十个问题”是起点而非终点,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狠抓落实,做实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及就业工作;二是深化共建,加强政行企校联动,共建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平台、师资团队及典型教学模式;三是创新驱动,探索“专业群+人工智能”模式,以专业评估推动动态调整,为争创省级“双高”院校奠定基础。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围绕专业建设现存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当前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完全匹配”“教学内容与技术迭代不完全同步”“育人模式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契合”三大短板,并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推动专业升级发展。二是突破产教融合瓶颈,切实落地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从“挂牌共建”向“共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