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08-29

2025

我校职教成果获国际赞誉 助力发展中国家标准化建设

近日,我校收到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发来的感谢信,对我校在商务部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教育领域标准化官员研修班”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予以表彰。2025年6月,学校为来自巴拿马、伊拉克、埃及等9个发展中国家的29名教育官员提供深度参访服务,通过开放国家级实训基地、分享产教融合经验、组织文化体验活动,生动践行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社会责任。在为期两周的交流中,学校将社会服务功能深度融入参访全流程。外宾实地考察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中国集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等标志性平台,近距离体验中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师生以无私分享的精神,系统解析了世赛标准转化教学、校企协同育人等特色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职教体系改革提供了可落地的“中国方案”。这种将教学资源转化为国际公共产品的行动,彰显了我校作为国家示范高职的使命担当。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在感谢信中特别指出:“贵校精心设计的参访活动,为各国官员推动本国职教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合作不仅是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的体现,更是对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积极

08-29

2025

我校师生在 第二届“升拓杯”西南区域无损检测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8月28日,2025年第二届“升拓杯”公路水运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竞赛西南区域赛在四川成都圆满落幕。在激烈角逐中,我校铁道工程学院师生表现卓越,分别荣获教师组及学生组一等奖。本次竞赛由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指导,旨在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与创新,为西南地区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来自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多地企事业单位、院校的代表队同场竞技,展现了高水平专业素养和严谨务实的行业风貌。我校教师贺新春、陈丽娟荣获教师组一等奖;学生吕梁才、王好义斩获学生组一等奖;此外,学院还获颁“优秀组织奖”,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组织参与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据悉,学校铁道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此次师生同获一等奖,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学院将继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育,为交通行业持续输送高质量技术力量。

08-28

2025

我校教师成功领衔四川省职业教育名师名匠平台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示新一批省级名师名校长(名匠)工作室及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拟建设名单。在全省激烈的竞争中,我校张雪教授(思想政治)成功领衔四川省第五批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陈志兵副教授(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成功领衔四川省第五批职业教育名匠平台。这一重要突破,是我校深入推进“工学一体课堂革命”,实施“五十百”产教融合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张雪教授领衔的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将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新时代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着力上好“有职教味”的思政课。工作室将精准开发高职思政课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引领“教研型教师”发展;建设彰显职教色彩的思政教学资源库,打造“特色化资源”;创新融合式育人模式,推广“示范性经验”,实现高职引领、中职辐射、职技融通,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思想根基。陈志兵副教授领衔的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名匠平台,将紧扣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的发展趋势,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智能制造

08-28

2025

交通运输部2025年第二届“升拓杯”公路水运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比赛西南赛区赛事在我校举办

8月27日上午,2025年第二届“升拓杯”公路水运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竞赛西南区域赛在我校铁道工程学院正式拉开帷幕。赛事由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主办,我校承办,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蜀道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原二级巡视员翟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人事教育处处长李宏琳,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曾垂刚、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竞赛处副研究员张立昆,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测量中心一级专家、首席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郭平出席活动。大赛裁判员、协办单位代表、各参赛代表队成员参加会议。李宏琳详细介绍大赛的背景与发展历程,她指出,大赛自2018年创办以来,在交通运输部的推动下,竞赛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全国交通领域的品牌赛事。她表示,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将全力协同各方,积极支持赛事顺利推进,与云、贵、渝等兄弟省份携手,以赛促技,深化交流,共同为全国决赛输送优秀队伍,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西南动能。曾垂刚

08-25

2025

我校23名教师参加四川省职业学校 “金课・金教材”高研班斩获多项实践成果

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与教材开发能力,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于8月20日至24日举办四川省职业学校“金课・金教材”一体化建设能力提升高研班。本次培训采取小班化管理模式,全省近200名学员分为3个班级参与研修。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选派23名教师组成研修团队,包括二级学院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参加。我校参训教师全程保持全勤记录,圆满完成研修任务,全员获得培训结业证书。其中,杨丽均等7名教师表现突出荣获“优秀学员”称号,林洁、杨丽均在“学员论坛”作专题交流,李珊珊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发言,在全省职业教育领域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深厚的专业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昂扬的进取精神。本次培训以“新双高”背景下职教创新为主题,构建“师德理念—专业知能—数智素养”课程体系。学习任务包括:聆听周树强教授师德讲座,践行教育家精神;学习曾天山“三教改革”“五金新基建”政策理念;通过聂哲、武春岭等专家讲座,掌握国家精品课程开发与“国规”教材编写案例;参与三大主题工坊,开展课程教材一体化设计、实践创新及AI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