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蒋桥路88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业务咨询电话:(028)61835007 工作日9:00-12:0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04-20
2025
4月16日至19日,由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视频讲话,省委书记沈晓明为获奖选手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致辞。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马睿、彭祖瑞2名参赛选手斩获2项金奖,学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这是这2选手继取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后又一次摘冠。总决赛现场,马睿、彭祖瑞2位同学以清晰的职业目标、全面的自我分析、合理的计划安排和出色的现场表现,赢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赏,最终在高手云集的全国总决赛中分别斩获职教组就业赛道金奖、成长赛道金奖。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学校积极备赛,在校生参赛率超75%,实现了大赛的普及性和覆盖面,先后组织了班级赛、院级决赛、校级决赛,层层选拔出16名学生参与省级比赛,最终2名学生晋级全国总决赛。国赛前,招生就业指导处和二级学院共同开展职规赛全力攻关,与全体参赛选手并肩作战,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反复打磨参赛材料,争分夺秒开展赛前集训,不断
10-17
2025
立园满园 工贸在行动——园校企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10月17日,由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方共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在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举行。成都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温康军、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涛、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佳、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梓杰等园区、学校及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仪式上,王涛代表学校党委致辞。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的重点领域,此次四方共建产业学院是落实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也是学校深化“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的生动实践。学校将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势,联合园区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科研平台及科普基地,为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活动分为实地参观与签约揭牌两部分。与会嘉宾参观了试验基地低速无人车展示区、整车在环实验室及自动驾驶测
10-17
2025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现场总决赛于10月13—15日在郑州大学顺利举行,学校双创项目“灵瞳-螺栓超声智能检测专家”荣获职教赛道创意组银奖。自大赛启动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召开赛事专项部署会,从校赛到国赛,招生就业指导处牵头制定赛事推进计划,联合二级学院项目团队师生通力协作,积极筹备,最终机械工程学院的“灵瞳-螺栓超声智能检测专家”项目获得国家级银奖。备赛期间,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以匠心打磨方案,以执着攻克瓶颈,终在挑战中实现蜕变,于赛场上绽放光芒。据悉,大赛分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省级赛事中,我校共获奖项37个,其中省级金奖4项、银奖10项、铜奖23 项,获奖总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下一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殷切期望。继续坚定不移担当自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重任,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
10-17
2025
为全面展示我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市域产教联合体高质量建设情况,迎接市级评估工作,10月16日学校召开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期评估迎检工作会。党委书记王涛,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薛常兵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参会。王涛强调,一是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明确评估重要性。二是注重细节,多部门联动,从汇报材料、迎检工作等全方位准备,确保无遗漏。三是要充分挖掘共建资源,梳理迎检材料。他强调,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将其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全力以赴做好本次评估工作,以优异成绩通过中期评估考核。薛常兵对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期评估迎检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要求立刻行动,按照工作安排,对照指标体系,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充分指导,确保迎检材料高质量准备。会后,各单位将按照会议精神,严格按评估通知文件精神准备材料全力做好迎检工作。
10-14
2025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学校微专业建设 解码“小而精”培养模式适配产业新路径
近日,四川日报、成都教育发布等多家主流媒体走进学校,围绕专业优化调整的核心创新举措—微专业建设展开深度采访,实地探访以“小而精、快响应”微专业破解产教衔接难题、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成果。根据《成都市市属高职院校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2025—2027)》文件精神,学校聚焦成都市“立园满园”行动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现代交通等重点产业链需求,在专业布局优化中创新推出“主专业+微专业”协同培养模式,率先响应教育部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截至目前,学校已联合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等25家龙头企业,共建智能机器人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直播营销与数字化转化等39个微专业,全面覆盖重点产业链急需岗位,其中6个微专业成功入选“双千计划”首批备案名单,相关经验已获《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等数十家媒体专题报道。“每个微专业仅设3-5门核心课程,学分控制在8学分,既聚焦岗位核心能力,又能快速响应技术迭代。”采访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向媒体介绍微专业建设核心逻辑,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