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港通北三路1899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业务咨询电话:(028)61835007 工作日9:00-12:0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03-18
2025
3月17日,学校召开教材建设与管理专题座谈调研会。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薛常兵出席会议并讲话。纪委办公室、教务处、质量管理办公室、图文信息中心负责人,教材建设攻关组组长及各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教务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代表、教材工作人员和师生代表参会。薛常兵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严把教材政治关和学术关,健全全流程监督机制,强调教材的问题一定是教学的问题,一定是教学水平、关键能力提升的基础。指出教材建设需遵循“底层逻辑清晰、育人导向明确”的原则;二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材深度融合,要勇于走出舒适区,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探索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以金教材建设为小切口,推动五金建设提质增效。杜洁指出,要从三个方面重新认识教材的重要性,一是教材为“新双高计划”战略基石,支撑专业群与产业链协同发展,赋能办学能力高水平;二是产教融合高质量要求教材融入企业标准,深化校企协同开发,破解教学与产业脱节难题;三是教材需支撑“生成式学习”,以数字资源库驱动学生个性化成长,服务终身
03-18
2025
3月18日,郫都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劲松一行来我校调研。学校党委书记王涛,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清红热情接待。郫都区教育局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科,友爱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同志,党政办公室、招生就业指导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上,王涛代表学校党委欢迎郫都区教育局领导来访。他表示,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区教育局的指导支持下,构建起了"高职教育+技师培养"双轨并行的现代职教体系。当前学校正聚焦"新时代工匠摇篮"建设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课程+活动+环境"三维一体的工匠文化育人体系。魏劲松立足《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四川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部署要求,系统阐述了郫都区当下教育发展方向。双方重点就“3+3”中高职衔接培养、"3+2"贯通式人才培养等合作办学模式的可行性路径、资源适配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前,魏劲松一行参观了我校四川省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03-17
2025
3月14日,学校召开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遴选及集训工作部署会,党委书记王涛,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徐健出席会议。党政办公室、宣传统战部、纪委办公室、教务处、培训鉴定中心等相关处室(中心)负责同志,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及主(辅)中心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开江主持。会上,张开江传达了四川省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遴选及集训启动会会议精神。王涛为学校获批的17个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竞赛集训主、辅中心进行了授牌。杜洁对学校竞赛集训中心建设及集训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电气工程学院负责人代表二级学院汇报了学校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备赛情况。王涛指出,今天的会议既是部署会又是动员会,一是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第三届国赛集训中心建设、队员遴选及集训工作。二是培训鉴定中心要积极与省厅相关部门对接,加强对集训中心的指导,做好集训保障,深度参与并强化协同,安全有序、务实高效推进第三届国赛集训工作。三是各主中心要认真落实省厅关于集训工作相关要求,公平
03-14
2025
3月1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带队深入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成果,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导学院工作。本次调研围绕"新双高"建设、产教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展开。陈大勇先后走访了中马合作办学教学实训基地、Hacker JXSec实战攻防工作室、VR数字资源开发工作室等七大特色育人平台。座谈会上,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汇报了近年来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陈大勇充分肯定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要抢抓"新双高"建设战略机遇,强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示范标杆;二是要聚焦标志性成果培育,整合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突破,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协同发展格局;三是要深化教师队伍改革,通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力、技术研发力和产业
03-14
2025
3月13日下午,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率队赴成都基层党务学院开展合作交流。温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余江、成都基层党务学院执行院长温荣雪一行热情接待,并召开座谈会,双方围绕基层党建共建、培训共育、资源共享、课题共研等合作事项展开深入交流。温荣雪详细介绍了成都基层党务学院建设背景、运行情况及合作规划,展示了党建书苑等特色阵地,详细讲解了学院创新带来的独特优势和取得的显著成果,表示愿意深化双方合作,为职业院校基层党建提供“成都方案”。成都基层党务学院胡逸群、赵倩分别就数字化党建平台、基层党务主题教室等创新成果进行了专题分享。路畅介绍了学校党建工作成果,并就协议草案中共建的“一体一刊一中心一基地”等核心内容作了说明,期待双方在师资、培训、科研等领域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共发展。张开江从党建引领、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果,强调学校围绕市委市政府“立园满园行动”等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加强党建共建安排,立足产教融合优势深化党建联建,扎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