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蒋桥路88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业务咨询电话:(028)61835007 工作日9:00-12:0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10-26
2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10月22日-2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率队赴炉霍县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陈大勇一行先后深入学校定点帮扶的宗麦乡阿吾村、仁真村、双马村和上罗科马镇八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走访、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2025年帮扶项目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落实情况。在困难党员和群众家中,陈大勇关切询问身体状况、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等情况,倾听实际需求与困难诉求,并为他们送上米、面、油、棉被等生活用品。同时,为贫困家庭发放学校助学金,他鼓励受助学生努力学习知识,把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转化为感恩社会、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学子。慰问活动前,陈大勇一行与炉霍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洛绒伍加、炉霍县副县长昂勒西、上罗科马镇党委副书记巴登拉措、宗麦乡人大主席拥珍等举行乡村振兴工作交流座谈会。会上,洛绒伍加全面介绍了炉霍县乡村振兴整体推进情况
10-24
2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学生岗位实习工作,10月23日上午,学校召开2026届学生岗位实习工作启动会。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党委武装部、教务处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新都校区教学负责人及实习工作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上,杜洁强调,要从“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战略高度系统推进岗位实习工作。她指出,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压实各级责任,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见实效,并建立实习单位动态跟踪机制,全面掌握学生实习状况与潜在风险。同时,要着力提升实习质量,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深入对接“立园满园工作站”,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切实增强实习环节的育人实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会议就实习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要求从实习全过程管理出发,分阶段做好工作。实习前严把单位遴选与计划审核关,确保岗位匹配、流程规范;实习中强化跟踪指导,保障教学要求落实;实习后完善考核反馈与资料归档,推动成果转化与持续改进。会议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以“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的审慎态度加强实习
10-24
2025
立园满园 工贸在行动|我校携手成华经开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场景赋能中心”暨“立园满园”工作站正式启动
立园满园 工贸在行动|我校携手成华经开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全场景赋能中心”暨“立园满园”工作站正式启动
10-22
2025
我校教师在四川省2025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评选中斩获佳绩
10月13日至14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2025 年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金课建设活动省级决赛落下帷幕。我校招生就业指导处王美珍老师主讲的《决策四步法,导航人生路》课程,历经教案初评、授课视频复评、现场说课与答辩三大环节层层筛选,荣获“‘职业生涯规划组’金课”荣誉称号,为我校在该项省级权威赛事中实现历史性突破。本次省级金课评选全省141所本专科院校参与,共报送 300 多门课程,赛事按课程类型分为三个组别,本专科院校教师同场竞技。决赛现场,王美珍老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清晰流畅的现场展示和精准的评委提问应答,从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她的课程成功跻身职业生涯规划组十大 “金课” 行列。学校高度重视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工作,赛前招生就业指导处采用“研-赛-磨”的三阶备赛机制,将比赛评审标准纳入课程教研室专题教研内容,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开展校级赛事,各二级学院积极参加,共26名老师参加校级选拔;利用暑期开展金课打磨,邀请资深专
10-21
2025
校际交流促发展 专业共建育新人——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领导来访我校
10月20日下午,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秦莉红一行来我校交流。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热情接待并主持座谈会。两校教务处、相关学院及微专业负责人代表参会。杜洁对来宾一行表示诚挚欢迎。她指出,在当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两校合作正迎来重要机遇。杜洁强调:“我校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牵引,以微专业发展为突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共建、课程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探索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新路径。”在经验分享环节,我校教务处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学校在专业布局、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并重点阐述了微专业建设的推进思路与阶段性成效。电梯智能维保、AI+物联网技术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四个微专业负责人也分别就微专业课程体系、运作模式等建设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展现了我校在适应产业转型、推动跨学科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双方围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微专业发展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此次座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