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04-03

2025

抓落实 促育人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示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认定名单,学校推荐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成功入选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这一成果不仅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学校长期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及课程建设深度融合的显性成效。我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系统开展“双链五融”课程思政育人创新实践,从专业整体层面将课程思政与电商的行业特点、专业实际、区域商业文化、学校工匠文化等要素关联结合,挖掘形成具有行业“数”“商”特点、校本工匠文化特色的专业思政核心价值,系统构建思政育人“目标链”、“内容链”,建立全面覆盖、全员参与、“专业-课程-课堂-师资-教材”五维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机制,有效促进了“工匠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号召,持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通过完善设计、强化师资、搭建平台等举措,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建成省级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

04-03

2025

学校召开2025年“学院说专业”汇报会

4月2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学院说专业”汇报会,全体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校区科级以上干部、各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参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主持。会上,党委书记王涛充分肯定各学院专业建设成果,并强调“十个问题”是起点而非终点,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狠抓落实,做实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课程设计及就业工作;二是深化共建,加强政行企校联动,共建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平台、师资团队及典型教学模式;三是创新驱动,探索“专业群+人工智能”模式,以专业评估推动动态调整,为争创省级“双高”院校奠定基础。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围绕专业建设现存问题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当前存在“专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不完全匹配”“教学内容与技术迭代不完全同步”“育人模式与企业需求不完全契合”三大短板,并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推动专业升级发展。二是突破产教融合瓶颈,切实落地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合作从“挂牌共建”向“共生共长”

04-02

2025

我校荣登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国际合作卓越高职校

近日,由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从产教融合、服务贡献、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遴选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综合水平排名前10%的高等职业学校,我校凭借在接收国外师生、中外合作办学、输出职业教育标准/资源等突出表现,荣膺西部地区前10%的“国际合作卓越高等职业学校”称号。《报告》坚持质量导向、功能导向、实践导向,通过对全国11083份省、市(县)、校三级质量年报的深度分析,全面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服务贡献、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领域新举措、新发展和新突破。据统计,四川省共有79所高职院校,其中18所荣登卓越校榜单。近年来,学校坚持职技融通办学特色,以省双高、三名工程建设等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为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服务保障。

04-02

2025

我校举办广安市中职教师访学研修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2020-2023)》文件精神,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3月24日--26日,我校举办的“聚焦AI数字时代,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主题访学研修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广安市中职学校的5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本次访学研修为期三天,以 “AI赋能课堂”“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课程标准建设” 为核心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访教师深入理解AI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研修期间,老师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了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道德观念;走进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亲身体验了AI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深入了解了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活动邀请了我校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杨丽均、通识教育学院双带头人常思、通识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肖渝3位名师,围绕AI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课程标准的建设与优化

04-02

2025

学校领导赴昆明参加“2025年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工作会”

3月27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2025年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工作”会在昆明举办。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夏娟、云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木红春、老挝驻昆明副总领事博通·彭浦同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埃及、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老挝、泰国等国家的教育管理部门,中外高等职业院校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等约300位嘉宾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受邀赴昆明参会并在圆桌对话环节发言。会议指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跟上产业全球化趋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步伐。人文中心因时因势,发起了友谊学院项目,推动中外职业教育深度合作,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和中资企业的人才需求。希望与会各方充分交流研讨,探索潜在合作领域,推动落实会议共识,共同绘就各国职业教育合作共赢的新图景。人文中心愿与各方深入开展人文交流合作,共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会上,我校作为“中外人文交流友谊学院”项目中国院校代表,与印度尼西亚特尔科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