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03-07

2025

DeepSeek赋能未来教育——我校AI驱动下的教学创新系列课程第一讲开班

为顺应数智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学校以《匠师讲堂》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师信息素养提升专项培训系列课程,帮助教师掌握DeepSee等人工智能(AI)技术创新教学模式,3月6日,特邀请财贸管理学院郭瑜老师开展“DeepSeek赋能职业教育、AI驱动下的教学创新系列课程”,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出席培训班。100余名教师参训。在开班仪式上,杜洁指出,此次培训旨在帮助老师们快速学习掌握 DeepSeek等的使用技巧,提高教育教学创新改革,重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革命,提质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希望老师们以学应变,转变观念,赋能教学能力;学以致用,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强化行动,赋值课堂革命。培训课上,郭瑜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了人工智能常识、教师必备 AI 应用工具及应用方法、技巧等,演示并互动指导了教师如何运用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精准获取学术资料、学科前沿信息,为今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改革和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持,参培老师表示收获满满。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开展AI相关应

03-07

2025

学校召开2025年省级“双高”建设工作推进会

3月6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省级“双高”建设工作推进会,全体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校内各单位负责人、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及各任务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主持。会上,党委书记王涛强调,2025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之年,既是省级“双高”建设收官与启动新一轮省级“双高”申报的节点,更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持“三个不能改变”,即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技融通特色、点面结合发展举措均不能改变;二是推动“三个有效结合”,新旧“双高”建设与申报相结合、局校地共建相结合、校校企合作相结合;三是落实“三个具体要求”,即牵好头,牵头部门深度融入建设,协同研究推进;组好队,加强跨界融合,优化团队组合;赋好能,以改革赋能、创新赋能,提升发展动能。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围绕2025年“双高”建设作出五项部署:一是强化战略定位,深化对“双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聚焦重点任务,对标先进院校靶向攻坚;三是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以“新双高”建设为导向优化制度;四是强化目标管理

03-06

2025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带队调研西校区

3月5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率队赴西校区开展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重点围绕校区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及产教融合等工作进行深入指导。陈大勇实地查看了校区实训场地、教学楼,详细了解实训室建设、教学设施运行及医疗保障情况,并深入学生宿舍、食堂、医务室,关心师生生活保障及健康状况。座谈会上,陈大勇对西校区在教学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当前正值学校乘势而上的关键阶段,学校上下要紧紧把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机遇,以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系统梳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职能部门协同机制逐项推进解决。他强调,校区全体教职工要强化使命担当,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改革趋势,通过教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要求,针对调研反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关牵头部门要主动对接需求,强化跟踪问效,确保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提升师生获得感和满意度。会议分别听取了西校区办公室、铁道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关于校区基

03-04

2025

聚焦“10个问题”,全力推动专业建设 ——学校召开“新双高”背景下专业群建设工作推进会

3月4日,学校召开“新双高”背景下专业群建设工作推进会。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出席会议并讲话,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以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上,杜洁强调各学院要围绕 “10个问题” 进一步做好专业建设工作,以 “自我革命” 的精神推动专业建设迈向新高度。在省级双高建设的关键时期,全体人员要树立危机意识与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对现有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反思与改进。只有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大胆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学校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会议听取了各学院围绕“10个问题”开展专业建设的情况汇报,并对具体工作作出详细安排。“10个问题”涵盖了专业建设的多个关键领域,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情况,到合作企业的深度与广度;从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到课程设计、师资与教学资源建设;从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到合作企业的培训与技术服务需求;再到专业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建设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各学院专业建设梳理出清晰的脉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各学院能够更精准地把握

02-28

2025

我校“阳光志愿服务队”获评全国“100支优秀团队”

我校“阳光志愿服务队”在入选全国1000支实践团队的基础上,首次获评了全国“100支优秀团队”,实现了该项目评优“零”的突破。该团队于2024年7月、8月、10月先后三次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在被誉为“丝路茶乡”的红色高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授予“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该团队深入高县翰笙文体艺术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前往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研学,先后在龙溪茶业、嘉乐镇长丰村、复兴镇白鹤村以及庆符镇东升社区,开展了“习语润高县”“乡村振兴青年说”“三农之声”系列宣讲活动6场,为乡镇村民、城镇住户和企业员工讲述了党和国家在“三农”工作中实施的惠民政策。团队成员走进了当地农户的家中,带上绝缘手套、拿着电笔改刀,一处处地排查、一根根的维修,帮助10余户人家做好了开关更换、电路维修和房屋改电,将乡村振兴的“光彩工程”照进了斑驳的砖墙瓦房。团队面向当地村民、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向大家生动展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