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蒋桥路88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业务咨询电话:(028)61835007 工作日9:00-12:0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09-24
2025
为严格执行《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2025年)》文件要求,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有效服务学校“十五五”规划发展,9月22日下午,学校组织召开2025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部署会。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大勇出席会议并讲话,统计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统计联络员参加会议。陈大勇指出,教育事业统计是国家法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学校办学状况的客观反映,更是我们进行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他对开展好统计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二是要严格全流程管理,全力保障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既要严把“源头数据关”,又要强化“过程审核关”,更要做实“数据核查关”。三是要强化数据应用,让统计数据成为学校提档升级的智慧引擎。要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目标和学校“十五五”规划制定,提供深层次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建议
09-22
2025
“政校企”三方聚力共育新匠才——我校“格力双元制班”正式开班
9月19日上午,由新津区人民政府指导、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司与我校共建的“格力双元制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新津区副区长李明出席,区级相关部门、合作院校及企业负责人,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该班级以“学校教学+企业实践”为核心,构建“理论+实战”双轨育人体系,通过“在校学理论、入企练技能”模式实现技能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新津区人社局党组副书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周永良主持活动。 此次“格力双元制班”的顺利开班,是我校与新津区人民政府深化校地合作、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实践。新津区政府主动搭台,联动区级人社等部门,为校企合作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不仅为班级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与资源支持,更以实际行动助力区域“产教融合”生态构建,为“智造新津”建设储备技能人才。李明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双元制教育对“智造新津”建设的战略价值,他表示,期待以此次校地企合作为契机,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与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
09-19
2025
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强化教职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促进校园安全稳定,9月18日下午,学校组织召开了校园安全稳定专题工作会议。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出席会议,校内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华莹主持。党委书记王涛对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安全意识再强化。全体教职员工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不断提升安全工作的敏锐性,进一步增强安全责任心。二是安全预防再深化。各级干部要持续深化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预防和整改措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三是安全教育再细化。要科学研究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方法举措,抓好教职员工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维护学校政治稳定观念。四是安全处置再精准。要不断优化各类安全制度及预案,勤演练、注实效,提升领导干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各类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妥善、有序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王涛强调,要加强与属地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安全处置的强大合
09-19
2025
立园满园 工贸在行动——学校举行“园校企”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洽谈会
成都经开区服务站“立园满园”积极践行“立园满园”服务宗旨,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9月19日,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负责人及团队应邀到校,与学校围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核心主题,就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以产教融合赋能汽车产业发展等合作事宜展开深入商讨。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薛常兵,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徐健出席会议,产教融合发展处、科研技术处、培训鉴定中心、汽车工程学院、成都工匠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会谈。会上,薛常兵首先介绍了学校的总体发展情况,强调了学校党委对“立园满园”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赋能园区建设与产业升级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他表示,这既是学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布局。他表示,此次校政企三方共商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目标是在人才培养规格、技术服务能力、产业资源整合三大维度实现突破,未来学生可深度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提升实践能力;教师可深入企
09-19
2025
9月10日,在第九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十三届“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中,来自中国、巴西、印度、蒙古、塞内加尔、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等国家的400余名焊接技能精英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国际技能盛会。我校选派的4名选手分别参与了成品件焊接、手工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四个赛项,经过激烈角逐,荣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摘得学生组团体银奖。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深深印刻着奋斗的足迹与成长的印记。我校 4 名参赛选手在平时训练中认真刻苦,更是在选拔脱颖而出后,舍弃休憩时光,全身心投入高强度备赛训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技艺,只为在国际赛场展现最优风采。备赛恰逢高温酷暑,每一次训练皆是对选手体力与意志的双重挑战。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惧酷暑的工匠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劳模风范,为他们在赛场上夺冠筑牢了坚实根基。 学校在赛事中屡创佳绩,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竞技素养,印证了学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与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进一步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