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九三阅兵在学校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党委宣传统战部  | 发布日期:2025-09-04   | 点击:

9月3日上午9点,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学校全体师生一齐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阅兵仪式。45个方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集中亮相,震撼人心,引发师生热烈反响。

学校党委书记  王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激动人心,深刻阐明了中国抗战的重大贡献,宣示了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意志。阅兵场面庄严恢弘,整齐的方队和先进的装备,彰显了国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展示了新时代强军伟业的恢宏气象,我倍感振奋与自豪,更感重任在肩、催人奋进。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学校党委书记,我将团结和带领全校教职工以伟大抗战精神铸魂育人,将“爱党、报国”之志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紧跟职教改革步伐,坚定“职技融通”特色发展道路,深入推进“新双高”建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以“立园满园”工作站为抓手,一体推进工学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实现学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办学能力高水平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产教融合发展处负责人  曾宝国:雄狮列阵,铁甲生辉。受阅官兵以坚毅目光定格信仰、铿锵步伐踏响征程、精良装备彰显国力,引领我们回望 “四万万人齐蹈厉” 的革命岁月、“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建设热潮、“越是艰难越向前” 的奋斗历程,携手走过 “踏平坎坷成大道” 的新时代,阔步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身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凭借持续增长的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更要扛起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锚定“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目标,全面落实成都“立园满园”行动,主动融入 “3+22+N”产业园区体系中的14个园区,联合共建“立园满园”工作站,着力打造“党建共建、人才共育、孵化转化、就业创业”园校企地命运共同体,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技融通新范式,努力为技能报国注入工贸动能。

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江辉:这次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纪念,更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与复兴号角。当三军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广场,展示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它向全球宣告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展现新时代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强大能力,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机械工程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此次阅兵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新双高”建设,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使命,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立园满园”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以培养新时代产业工匠为目标,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和技能保障。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  杨欣宇:当庄严的阅兵号角响彻天安门广场,当人民军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检阅,当各种新型先进的武器装备亮相……我相信每一个观看阅兵式的中华儿女无一不心潮澎湃。此刻,我们为祖国骄傲,为强国喝彩!这场阅兵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隆重纪念,更彰显了我们捍卫和平的决心与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它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回望昨天,鲜血与牺牲铸就不朽丰碑;立足当下,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展望明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以此次阅兵为生动教材,把阅兵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不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抗战精神,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早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师  张春雨:观看九三阅兵后,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与鼓舞。阅兵场上,整齐划一的步伐与先进精良的装备,无不彰显着祖国的强大与自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是科技与教育的坚实支撑,让我更加坚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栋梁之才的决心。我将把这份自豪与责任融入日常教学,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此次阅兵,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代担当,引导他们深刻理解,未来的职业生涯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绿色发展添砖加瓦的崇高责任。

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  董娜:今天,我与25级的新同学们一同全程观看了阅兵仪式的直播。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起身肃立,齐声高唱,他们目光赤诚、歌声铿锵,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我顿时领悟:爱国情怀从未在这代年轻人身上缺席,它早已融入血脉,成为一种本能。当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长安街时,我发现这些受阅军人和我们学生年纪相仿,他们脸庞还带着青涩,眼神却已写满坚毅与担当,“毫秒不差”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次重复训练的极致追求,这恰如职业教育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重复中追求卓越,在平凡中铸就非凡!我们的学生们未来也将在自动化设备中,用同样的专注与坚持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这一刻,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意义,我将引导学生弘扬抗战精神,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轨道交通学院学生  杜林忆:当9月3日的阳光穿透云层,阅兵的旋律激昂奏响,我坐在屏幕前,心潮澎湃。那铿锵的正步,踏响的是时代的强音,每一个节奏都仿佛是国家的心跳。长安街上驶过的,不只是先进的装备,更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无人作战装备、激光武器等国之重器缓缓驶过,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更是一种深深的自豪与使命感,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我们年轻一代与历史对话的精神仪式。忆往昔,开国大典时飞机不够,周总理说“那就飞两遍”;看今朝,新型装备列阵亮相,无不彰显着祖国的强大。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日夜攻关,是祖国一步步走向强盛的坚实足迹。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只做和平的享受者,而要做使命的传承者。我们既要在专业课堂上啃下硬骨头,又要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突破技术壁垒,把青春的汗水洒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这才是对先烈的最好铭记,对祖国的最大担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