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蒋桥路88号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业务咨询电话:(028)61835007 工作日9:00-12:00,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03-03
2025
2025年2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思政课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讲,各学院共60余名同学参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熊彧老师以“非凡成就彰显实践伟力”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与成就,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解,帮助他们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实践意识。课堂上,熊老师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入手,详细阐述了我国在近年来取得的非凡成就。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事例,让同学们畅谈直观感受到国家在脱贫攻坚、5G 技术普及、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果。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身边因国家发展而带来的生活变化。同学激动地说:“家门口的学习书屋、健身设施越来越完善,这都是国家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02-28
2025
我校“阳光志愿服务队”在入选全国1000支实践团队的基础上,首次获评了全国“100支优秀团队”,实现了该项目评优“零”的突破。该团队于2024年7月、8月、10月先后三次前往四川省宜宾市,在被誉为“丝路茶乡”的红色高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被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授予“优秀团队”荣誉称号。该团队深入高县翰笙文体艺术中心,进行现场调研,前往四川龙溪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研学,先后在龙溪茶业、嘉乐镇长丰村、复兴镇白鹤村以及庆符镇东升社区,开展了“习语润高县”“乡村振兴青年说”“三农之声”系列宣讲活动6场,为乡镇村民、城镇住户和企业员工讲述了党和国家在“三农”工作中实施的惠民政策。团队成员走进了当地农户的家中,带上绝缘手套、拿着电笔改刀,一处处地排查、一根根的维修,帮助10余户人家做好了开关更换、电路维修和房屋改电,将乡村振兴的“光彩工程”照进了斑驳的砖墙瓦房。团队面向当地村民、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向大家生动展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
02-28
2025
2月27日,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能智网”)李伟副总经理一行来我校开展交流洽谈。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开江主持座谈会,培训鉴定中心、教务处、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相关同志参会。会上,张开江热情接待企业一行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李伟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企业情况。校企双方就数字化赋能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数字化改造以及促进地方产业智改数转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据悉,川能智网是一家由四川能投集团、三峡集团、成都天投集团等组建的致力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的国有混合制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范围涉及智慧能源、数字化服务等。责编:李数函
02-28
2025
为积极拓宽校企国际合作路径,创新国际产教融合模式,2月28日上午,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杜洁带队拜访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主任代伊伶一行热情接待,并主持召开交流座谈会。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机械工程学院陪同访问。代伊伶详细介绍了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前期与国内企业开展的氢能合作项目情况、与国(境)外氢能源企业/研究机构的沟通对接情况、以及对我校与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氢能领域校企合作项目的国际化赋能方案。杜洁指出,学校积极响应成都“立园满园”行动,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四川蜀道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深入园区办学,共同助力成都打造“绿氢之都”。在此基础上,学校希望持续发挥国际交流合作特色,在全球化能源结构朝氢能转型的大背景下,通过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引入氢能产业欧标认证体系,三方共同培养氢能领域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以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双方还就世界技能大赛培训基地、欧标西南培训中心、学生海外就业等合作项
02-27
2025
成都工贸&理想汽车“扬帆计划”案例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产教融合优秀案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人才交流中心公布了2024年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名单,我校“工学一体铸技能,校企协同育人才——成都工贸&理想汽车‘扬帆计划’联合人才培养项目”案例成功入选,这是我校在校企双元、协同育人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为更好对接新能源汽车企业用人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学校汽车工程学院和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展开校企合作实施“扬帆计划”,以“两个共建、两个培养、两个规划”为路径,建立了多元化、全过程评价体系,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基于理想汽车订单班,通过工学一体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夯实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社会、人生、职业的理解,真正实现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校企合作模式秉承“企业的需求就是学院的追求”这一合作宗旨,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的理念,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