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我校与郫都区委组织部、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管委会共建的“立园满园”服务工作站正式揭牌。三方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教园融合”新模式,旨在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园区企业的合作壁垒,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校派驻园区服务站负责人锚定学校党委战略部署,以“服务产业升级、深化产教融合”为目标,从谋篇布局到精准施策,多维度推进园区服务工作。一是高位协同,织密联动网络:站位区域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与跨部门协作体系,实现学校资源与园区规划战略同频、工作联动,为服务园区筑牢组织根基。二是深度调研,锚定需求靶心:立足产业发展前沿,精心编制调研方案,综合运用问卷普筛、实地深访等多元手段,系统摸排企业在人才梯队建设、技能体系革新、工艺技术攻坚、成果转化落地等核心领域需求,构建动态化、精细化的企业需求数据库,为精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精准赋能,激活对接引擎:深挖学校学科、科研、人才优势,打造“三张清单”服务矩阵——梳理人才供给清单精准匹配企业用工,整合岗位需求清单反哺专业建设,发布项目供给清单加速成果转化;靶向走访园区“智改数转”、产业升级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推动校企资源精准对接。四是闭环服务,搭建共赢平台:秉持“需求导向、全程跟进” 理念,依据企业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举办供需对接会,会前精准研判需求,会中高效促成合作,会后持续跟踪落地;针对重点企业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提供订单培养、技术攻关等深度服务,构建“调研-对接-落地”全链条服务生态。
截至6月底,我校派驻园区服务站负责人扎实推进园区服务工作,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沟通桥梁。先后走访成都瑞雪丰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成都佳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重点企业,以及郫都区智能制造协会、郫都区电子信息协会等行业组织。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精准把握企业发展痛点,累计收集企业用工需求30余条、技能提升需求10余条,涵盖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后续开展精准服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据悉,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是整合郫都川菜园区和成都现代工业港共同打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核心产业,细分至新型显示、复合调味品、氢能装备等12个垂直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412’产业体系(四大主攻方向、十二个细分领域)。